十大PCB設計黃金法則,不來了解一下嗎?
本文以下內容介紹了電子設計工程師在使用設計軟件進行PCB布局設計及商業制造時應牢記并踐行的十條最有效的設計法則。
PCB工程師無需按時間先后或相對重要性依次執行這些法則,只需全部遵循便可極大地改變產品設計。
法則一:選擇正確的網格
設置并始終使用能夠匹配最多元件的網格間距。雖然多重網格看似效用顯著,但工程師若在PCB布局設計初期能夠多思考一些,便能夠避免間隔設置時遇到難題并可最大限度地應用電路板。由于許多器件都采用多種封裝尺寸,工程師應使用最利于自身設計的產品。
此外,多邊形對于電路板敷銅至關重要,多重網格電路板在進行多邊形敷銅時一般會產生多邊形填充偏差,雖然不如基于單個網格那么標準,但卻可提供超越所需的電路板使用壽命。
法則二:保持路徑最短最直接
這一點聽起來簡單尋常,但應在每個階段,即便意味著要改動電路板布局以優化布線長度,都應時刻牢記。這一點還尤其適用于系統性能總是部分受限于阻抗及寄生效應的模擬及高速數字電路。
法則三:盡可能利用電源層管理電源線和地線的分布
電源層敷銅對大多數PCB設計軟件來說是較快也較簡單的一種選擇。通過將大量導線進行共用連接,可保證提供最高效率且具最小阻抗或壓降的電流,同時提供充足的接地回流路徑。
可能的話,還可在電路板同一區域內運行多條供電線路,確認接地層是否覆蓋了PCB某一層的大部分層面,這樣有利于相鄰層上運行線路之間的相互作用。
法則四:將相關元件與所需的測試點一起進行分組
例如:將OpAmp運算放大器所需的分立元件放置在離器件較近的部位以便旁路電容及電阻能夠與其同地協作,從而幫助優化法則二中提及的布線長度,同時還使測試及故障檢測變得更加簡便。
法則五:將所需的電路板在另一個更大的電路板上重復復制多次進行PCB拼版
線路板選擇最適合制造商所使用設備的尺寸有利于降低原型設計及制造成本。首先在面板上進行電路板布局,聯系電路板制造商獲取他們每個面板的首選尺寸規格,然后修改你的設計規格,并盡力在這些面板尺寸內多次重復進行你的設計。
法則六:整合元件值
作為設計師,你會選擇一些元件值或高或低,但效能一樣的分立元件。通過在較小的標準值范圍內進行整合,可簡化物料清單,并可能降低成本。如果你擁有基于首選器件值的一系列
PCB產品,那么從更長遠角度來說,也更利于你做出正確的庫存管理決策。
法則七:盡可能多地執行設計規則檢查(DRC)
盡管在PCB軟件上運行DRC功能只需花費很短時間,但在更復雜的設計環境中,只要你在設計過程中始終執行檢查便可節省大量時間,這是一個值得保持的好習慣。
電路板的每個布線決定都很關鍵,通過執行DRC可隨時提示你那些最重要的布線。
法則八:靈活使用絲網印刷絲網印刷可用于標注各種有用信息,以便電路板制造者、服務或測試工程師、安裝人員或設備調試人員將來使用。不僅標示清晰的功能和測試點標簽,還要盡可能標示元件和連接器的方向,即使是將這些注釋印刷在電路板使用的元件下表面(在電路板組裝后)。
電路板上下表面充分應用絲網印刷技術能夠減少重復工作并精簡生產過程。
法則九:必選去耦電容不要試圖通過避免解耦電源線并依據元件數據表中的極限值優化你的設計。電容器價格低廉且堅固耐用,你可以盡可能多地花時間將電容器裝配好,同時遵循法則六,使用標準值范圍以保持庫存整齊。
法則十:生成PCB制造參數并在報送生產之前核實
雖然大多數電路板制造商很樂意直接下載并幫你核實,但你自己最好還是先輸出Gerber文件,并用免費閱覽器檢查是否和預想的一樣,以避免造成誤解。通過親自核實,你甚至還會發現一些疏忽大意的錯誤,并因此避免按照錯誤的參數完成生產造成損失。
由于電路設計共享越來越廣泛,且內部團隊越來越依靠參考設計,類似以上的基本規則將仍是印刷電路板設計的一個特色,我們相信這對于PCB設計十分重要。
明確了這些基本規則,開發人員便可非常靈活地提升其產品的價值并從其制造的電路板獲得最大收益。即使是電路板設計新手,只要牢記這些基本規則便能加快學習過程,增強信心。
我要評論: | |
內 容: |
(內容最多500個漢字,1000個字符) |
驗證碼: | 看不清?! |
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十大PCB設計黃金法則,不來了解一下嗎?
- 優質 PCB 廠如何憑借自身優勢,成為行業信賴之選?
- 【技術園地】汽車線路板和普通PCB板的區別在哪?
- 長期高頻使用場景,汽車空氣懸架線路板如何延長使用壽命?
- 智能互聯時代,電池電路板如何升級數據交互能力?
- 新能源汽車普及下,汽車充電樁線路板生產如何應對挑戰?
- 【技術分析】5G將如何影響5G天線PCB設計?
- 汽車通訊模塊線路板的新方向將指向何處?
- 半孔電路板工藝流程有何獨特之處?又面臨哪些技術難點?
- 汽車線路板的未來發展趨勢將走向何方?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