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利旗下的新能源商用車品牌遠程汽車發布了一款新能源智能豪華重卡,即遠程星瀚H,并表示將在2024年量產,這不禁讓人想起2017年特斯拉同樣發布了一款重卡車型——Tesla Semi。據汽車無線充PCB廠了解,短短幾年間,便有多家公司發布了電動卡車,如比亞迪、奔馳、沃爾沃等。
盡管有多款電動重卡發布,但這些汽車基本都還處于PPT狀態,包括特斯拉的Semi。巧合的是,就在吉利發布自家的豪華重卡的同時,百事公司CEO拉蒙·拉瓜爾塔(Ramo Laguarta)透露,特斯拉預計將在今年第四季度為其交付Semi純電卡車。
可以預見,當特斯拉的電動半掛式卡車量產后,全球的卡車市場或將發生革命性的改變。不過另一方面,幾乎所有卡車都需要跑長途進行貨物運輸,這就意味著電動車將直面長途之旅,用戶的電量焦慮,沿途的充電樁以及充電功率乃至電網都將受到更嚴苛的考驗。
如果把整個人類社會比喻成人,那么血管與血液就是交通與運輸,海上主要靠貨運輪船,空中主要靠飛機,而陸地則依賴于火車與卡車。在陸地中,如果不是集中貨運的話,那么使用卡車運輸會比較劃算,比如快遞、郵件、公司貿易等。
由于中國面積廣闊,因此長途大多在1000km左右,對于電動卡車而言,續航是一個挑戰。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電動卡車Semi的續航里程可以達到1000km,可以滿足長途運輸的需求。
此外,據汽車汽車無線充PCB廠了解,國內的未來也在今年春季研發出了一款能量密度達到360Wh/kg的150kWh固態電池,讓搭載該電池的未來ET7轎車續航可以超過1000km,并表示該款汽車將在2022年第四季度上市。
吉利此次發布遠程星瀚H,從官方透露的信息來看,支持純電換電、增程換電、甲醇P2混動等多種動力模式,其中純電換電車型依托遠程汽車的補能網絡,可實現接近無限的續航能力。
針對續航能力,各家準備推出電動卡車的廠商都已經有了充足的考慮。而從使用者體驗角度出發,據某物流人士透露,目前他們長途卡車陸路運輸距離通常在1100km以上,路上所需時間在16-20小時左右。
而長途汽車最看重的主要是費用以及安全性,以柴油7元/噸的價格來算,單程油耗成本就在3500元左右,更何況當前市場油價還是持續上漲,讓燃油卡車運輸成本進一步升高。
電動車快充價格在1.8-2元/度,如果以特斯拉Semi為例,其原來的電池最大容量為500kWh,續航可以達到644公里,充滿電大概需要1000元左右。
據馬斯克最新透露的消息,Semi將在電池容量不變的情況下把續航提升至1000km,電動卡車將配備最新的4680電池,相比此前的18650電池,能量密度提升了500%。
不過對于特斯拉能夠做到這一點表示懷疑,畢竟這種超乎常人的“黑科技”,讓奔馳的卡車業務負責人都驚呼“違反了物理定律”。當然,如果馬斯克沒說謊的話,從這一點來看的確與柴油相比有較大的優勢。
此外,白天和晚上充電價格不一樣,夜間用電相比會更加便宜,如果按照峰谷電價計費,那么夜間的充電費用可能在0.5元左右,意味著晚上充電也將更加劃算。對于長途車司機而言,下午出發,晚上找一個充電站休息一下,充滿后再出發是最劃算的。
而在安全性上,大多數電動卡車廠商都會搭配輔助駕駛系統。以吉利的自動駕駛為例,計劃在2023年實現L3高速公路自動駕駛與L4限定場景自動駕駛,2026年實現L4干線物流自動駕駛,到2030年實現L5結合智慧座艙的自動駕駛。通過手動與自動駕駛系統相結合,能有效的減少車禍概率,提升司機駕駛安全性。
據汽車汽車無線充PCB廠了解,并且隨著車聯網的進一步發展,接到訂單后,依托數據平臺,可以幫助司機即時獲取物流態勢、分析處理訂單、計算行程成本,從而匹配到最合適的業務。這樣可以讓從業者獲得最優的經濟性能,并且在電量不足的情況下,利用云端地圖自動選擇最佳的補能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