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電池電路板廠了解,日本政府將在今年的補充預算中提出數千億日圓,為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創建一個資金庫。日本媒體猜測,如果企業在供應短缺時期增加芯片產量,就將有資格獲得資金庫提供的補貼。日本政府可能在12月召開的國會特別會議上提交此項立法。日前,臺積電宣布將在日本的熊本市投資約1萬億日圓(88.2億美元)新建一座工廠,日本政府已表示將全力支持該項目,臺積電或將成為第一個援助對象,可能會收到至多一半的補貼。
臺積電計劃新建的工廠將主要生產22納米和28納米的芯片,為汽車、相機圖像傳感器和其他受到全球芯片短缺影響的芯片品類,計劃于2022年開始建設,2024年底前開始量產。合資伙伴不僅有索尼,還包括豐田旗下的Denso、三菱電機都有參與意向。
相關專家表示,臺積電選擇在日本建廠,會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半導體制造領域的市場優勢。據電池電路板廠了解,日本之所以會給予臺積電22納米和28納米制程產線建設高額補貼,出于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日本在半導體領域具有領先優勢的產品有車載芯片、圖像傳感器等。這些產品并不需要高端制程,成熟工藝可以滿足需求。臺積電在日本的產線建成之后,可以有效的促進日本車載半導體、圖像傳感器等優勢領域的發展。第二,臺積電在日本建立生產線之后,會對半導體產業鏈上游的半導體設備、半導體材料有巨大需求。這會進一步提升日本半導體設備、半導體材料這兩大產業領域的全球領先優勢。第三,目前全球缺芯嚴重,各代工廠的產能緊張。從長遠來看,臺積電建廠成功之后,在供應鏈方面會給解決日本的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環節產能不足的問題。
據電池電路板廠了解,對于臺積電此次建廠會對日本本土半導體制造企業帶來怎樣的影響,這還不好說,臺積電的成熟制程不會對日本具有優勢的存儲器制造領域帶來競爭壓力。而在產業鏈方面會促進日本半導體產業上游半導體設備、半導體材料領域的發展,在供應鏈方面會解決日本芯片代工產能緊張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