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5G線路板廠了解,據外媒報道,為推動印度本土電子制造業供應鏈,近日印度政府選出了14家在印度當地設廠的電子制造企業參與高達 735 億盧比(約 10 億美元)的制造獎勵計劃。
報導指出,印度電子信息產業技術部(Ministry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eitY)公布的生產獎勵計劃顯示,印度政府將在未來 4 年內,以 2019-2020 為基準,視相關廠商印度制造產品的銷售額的增長程度,提供相當于售價 1%-4% 的現金獎勵,獎勵總額將高達 735 億盧比(約 10 億美元)。預計 4 年可帶動 1.61 兆盧比(約 215.9 億美元)的產值,同時創造超過36000個工作機會。
據5G線路板廠了解,被納入該獎勵計劃的企業共有 14 家,包括:富士康、緯創、戴爾、偉創力等,其余廠商則大多是印度當地公司,比如手機制造商 Lava 和 Dixon 等。
早在2014年,印度總理莫迪上臺后就提出了振興印度制造的“Make in India”戰略,并將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電子制造業作為突破口。近年來,印度政府憑借印度在市場增長潛力、勞動力成本等方面的優勢,持續通過各種土地、稅收及補貼政策吸引海外電子制造商進入印度設廠,同時持續提高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整機進口稅率,從另一方面迫使部分欲開拓印度市場的手機及零部件制造商出于成本考慮,不得不在印度當地設廠。
在此背景之下,印度也確實吸引了一大批大型電子制造商赴當地投資設廠。除了三星、聯想此前就已經在印度設有自己的工廠之外,自2014年以來,vivo、OPPO、小米、金立、傳音、Lephone等眾多國產手機品牌廠商,以及富士康、緯創、偉創力、和碩、聞泰等眾多OEM/ODM廠商均有在印度設廠。
在印度本土電子制造業具有一定規模之后,印度政府又開始持續提高電子產品所需的各種零部件(比如攝像頭、顯示面板等)的進口稅率,以迫使相關供應鏈廠商進入印度設廠,以完善印度本土的電子制造供應鏈。
2018年8月,合力泰就宣布投資約2.5億美元,將在印度安達拉邦建廠,成為印度本土第一家生產相機模塊,薄膜晶體管(TFT),電容式觸摸屏模塊(CTP)和指紋傳感器的制造商。今年3月,合力泰正式開始建廠,僅過了100天左右的時間,6月14日就正式投產。
毫無疑問,印度的電子制造業供應鏈正在逐步趨于完善。不過,今年在印度爆發的新冠疫情卻著實對于印度電子制造業帶來了較大的打擊,不少廠商在當地的生產都受到了較大影響。有消息稱,蘋果正在將部分轉移至印度的iPhone產能重新轉回中國。
此次,5G線路板廠了解到,印度政府推出的 10億美元的制造獎勵計劃,似乎是為了進一步穩定當地的電子制造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