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網絡初具規模,5G發展進入到第二階段——行業應用即將爆發。在23號召開的華為全聯接2020的5G激發行業新價值峰會上,華為無線網絡產品線總裁楊超斌表示,未來十年,各個行業的聯接必然會有一個從有線到無線的過程,怎樣能夠充分利用移動通訊產業的規模優勢,讓各個行業共享一張網絡,實現數字化轉型,這是接下來各個行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5G行業應用進入爆發期
今年5G+千行百業大幕拉開。5G線路板小編獲悉,在國內,截至2020年7月底,我國已累計開通5G基站超46萬個,計劃2020年底開通超過60萬個基站,覆蓋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全球目前已建設92個5G商用網絡,開通70多萬個5G基站。可以說,當前全球5G網絡初具規模,使能行業數字化轉型成為可能。
可以說,5G B2B規模商用已經起航。
但5G B2B規模商用目前還面臨哪些挑戰?對此,華為ICT解決方案總裁蔣旺成在“華為全聯接2020”大會上表示,5G規模化使能行業市場成為5G如何釋放紅利的關鍵,最大挑戰在于商業模式。電路板廠小編發現,隨著5G發展和IoT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大,加快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各個行業和諸多企業的必然發展之路。千行百業數字化為運營商帶來了發展新機遇,但同時也對運營商網絡及服務能力提出更大的挑戰。如何讓行業用戶提質、降本、增效、減存是5G賦能行業的使命所在。而為了滿足行業用戶的需求,運營商在5G應用必然要做到技術升級和能力開放,實現戰略轉型。所以,5G規模化使能行業數字化轉型關鍵就在于如何讓行業用戶和運營商都實現“雙贏”。
SLA成為發展關鍵
但目前要實現這一目標,還需要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5G行業終端是5G規模化使能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最大短板,5G行業終端面臨價格、多樣性和行業要求復雜三大挑戰,還需要產業界共同努力實現終端的普及化;二是要完善5G B2B運營體系,這一體系是5G規模使能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條件,這一體系涉及行業用戶、運營商、開發者等多個方面,需要從網絡開放能力、云服務平臺、邊緣服務能力等多維建設;三是可用、可靠、滿足行業SLA要求的5G網絡是5G規模使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基本條件。
針對這三個方面的挑戰,產業界都在積極推動解決。但PCB廠發現,相對于終端和運營體系,SLA作為切片服務提供商和切片用戶之間的業務保障協議,將在5G行業應用拓展和商業化中發揮關鍵作用,但SLA定義網絡切片還處于理論性探索階段,需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無線電研究中心無線應用與產業研究研究部主任李珊表示,當前,網絡切片技術標準基本就緒,5G SA網絡建設全面推進,為網絡切片應用奠定了基礎,但如何定義和劃分不同等級的SLA(服務等級協議)對網絡切片至關重要,而目前,大多數行業客戶對網絡切片沒有清晰的認識,需要通信企業和行業用戶共同進行探索,而且切片管理與服務需求的平衡是一個很大挑戰。
在此背景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華為、各垂直行業合作伙伴,深入溝通,共同探討5G切片SLA分級問題,并在2020年華為全聯接大會上發布了《5G端到端切片SLA行業需求研究》。李珊在會上詳細解讀了這一報告。報告從行業視角研究應用企業對于5G切片業務的SLA需求,并結合業界常用的SLA相關標準,首次定義了 “行業對聯接SLA需求的馬斯洛模型”,從“業務可用、安全可信、自主可控”三個維度系統性描繪了聯接SLA的分級體系,并定義了“5G切片SLA分級調色板”,方便行業客戶理解5G切片的SLA等級,并快速與自身業務實際需求相結合。其次,報告還選擇了醫療、制造業、能源三個先鋒行業進行調研并結合“5G切片SLA分級調色板”工具,對三個行業的需求進行了深入分析,制定行業“SLA調色板具體分級建議”。最后,報告還提出了后續推進5G產業發展和切片SLA分級工作的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