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深聯電路板廠了解,在美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臺導致地區局勢緊張之際,蘋果公司對供應商發出指示,要求他們確保從臺灣運往中國大陸的貨物遵守大陸海關規定,使用“中國臺灣”或“中國臺北”的表述,以避免遭到大陸海關審查。
報道稱,蘋果公司5日告訴供應商,中國大陸海關已經開始嚴格執行一項長期以來的規定——由臺灣制造的零部件原產地必須標注為“中國臺灣”(Taiwan, China)或“中國臺北”(Chinese Taipei)。根據消息人士的說法,在任何進口申報單、文件或包裝箱上使用“臺灣制造”(Made in Taiwan)的表述都可能導致中國大陸海關扣留和檢查貨物。一位消息人士說,違反這一規定的罰款最高可達4000元人民幣,最壞的情況是貨物被拒收。
消息人士對日經亞洲表示,這種表述旨在表明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蘋果公司已經敦促供應商盡快處理好此事,以避免因商品和零部件受到審查而造成的供應中斷。
消息人士還稱,為了避免運輸混亂和供應鏈進一步中斷,蘋果還要求供應商制定應急計劃,或在必要時迅速檢查并修改從臺灣運往中國大陸的包裝箱和申報表格上的標注。
據電路板廠了解,根據供應商和物流公司的說法,這件事讓那些需要從臺灣向中國大陸出口材料或零部件的供應商陷入兩難。因為一邊是大陸海關的要求,另一邊臺當局要求島內生產的所有出口產品必須貼上“臺灣”(Taiwan)或所謂“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的標簽。
實際上,有關原產地標簽的這一話題并非最近才出現。早在2019年就有媒體炒作稱,臺商在出口大陸貨物標簽方面遇到一些困難,尤其是要在Made in Taiwan后面要加上“China”。
據電路板廠了解,2020年4月,國內社交媒體又傳出消息稱,“深圳發生幾筆原產地為臺灣的貨物,打印標簽為‘made in Taiwan’,被要求刪單,退回臺灣,重新發貨”。觀察者網曾就此求證深圳海關,對方工作人員強調,根據海關總署的規定,“對進出口貨物及其包裝上帶有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內容的,不得進出口”。只標明 “Taiwan”沒有體現“China”一般是不能夠進口或出口的,此項規定自1999年施行至今從未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