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P發展成未來PCB線路板廠的潛在動能
手機為各類消費性電子產品中比重最大的產業,而手機對于需求PCB的需求,也最能左右PCB產業的發展前景。
目前手機市場已漸漸進入飽合,因此手機各手機品牌廠的成長方式,剩下瓜分彼此之間的市占。以2019年上半年的智慧手機市場來看,根據IDC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達3.33億支,年減2.3%,其中,三星、華為、蘋果分別以22.7%、17.6%、10.1%的市占率排名在前三名。
消費者機周期拉長,導致智慧手機需求低迷,主要在于:
1:創新有限:智慧手機硬體的創新速度追不上智慧手機價格上漲幅度,導致消費者對于高階機種興趣不高。
2:壽命變長:智慧手機的軟體系統不斷加強,各大品牌廠又定期對系統進行改良和升級,使得手機的使用壽命變長。
3:觀望5G:由于各大品牌廠都在布局5G,搶占先機,但電信硬體建設仍不足,導致消費者仍在觀望狀態。
不過,隨著5G基地臺布建達到一定的規模,智慧手機市場格局將發生變化。5G的到來將徹底顛覆過往手機在4G時代的網路表現,將可吸引消費者的換機需求。根據Strategy Analytics預測,5G智慧手機出貨量將從2019年的200萬支增加到2025年的15億支,年復合增長率為201%。
而現今手機發展越來越朝向智慧化、輕薄化的方向發展,這意味著手機的內部零組件也將進一步的縮小或整合。在這個發展趨勢之下,線路板廠中的軟板(FPC) 及類載板(SLP) 都有機會出現更進一步的推廣和應用。
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PCB產值達635億美元,FPC產值上升至127億美元,成為PCB產業中成長相對較快項目,而中國FPC市場約占全球的一半。目前,FPC在中國市場規模已成長至人民幣316億元,預計到2021年,中國FPC市場有機會達到人民幣516億元,年復合成長率達10%。
現今主流中國品牌的智慧型手機FPC使用量在10~15片,反觀iPhone X的用量則高達20~22片。由此可見,中國智慧手機在FPC的使用量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同時,FPC單個價值量已達到10美金,金額仍在不斷攀升。
智慧手機中大量使用FPC用于零組件和主機板之間的連接,如顯示模組、指紋模組、鏡頭模組、天線、振動器等等。隨著指紋辨識的滲透、鏡頭由雙鏡頭走向三鏡頭,及OLED的運用,FPC的使用量將會持續增加。
PCB最高工藝:SLP
智慧型手機從4G LTE一路發展到5G,Massive MIMO天線配置日益復雜,也使得射頻前端在5G智慧型手機內占據更多空間。此外,5G系統處理的資料數量將成幾何式成長,這對電池容量要求也會提升,這意味著PCB和其他電子零組件必須被壓縮以更高密度、更小型化的形式完成封裝。
而這個演化推動PCB HDI技術走向更薄、更小、更復雜的工藝。以最近期的手機設計來看,對最小線寬/ 線距的要求從前幾代的50μm降至目前的30μm,這催生出類似載板(SLP) 的工藝技術。
帶領這項技術風潮就是Apple,從iPhone 8 及iPhone X 開始,iPhone采用線寬線距更小的SLP技術,引領HDI市場朝向類載板發展。
雖然目前SLP市場過度依賴高階智慧手機的成長,特別是蘋果iPhone 和三星Galaxy系列。但在2019年3月,華為推出搭載SLP技術的P30 Pro后,預計未來在全球各手機大廠跟進采用下,SLP技術將可持續成長至2024年。
此外,隨著采用SLP的領導OEM廠商不斷增加,手機制造商正計劃在智慧手表和平板等其他消費電子產品中采用SLP,這也將明顯帶動SLP市場成長。
根據Yole的統計,在2018年,全球SLP市場規模9.87億美元。而2018年全球手機出貨量中采用SLP技術比重只約為7%,對應產值比重則約為12%。Yole預估至2024年時采用SLP技術手機的出貨量比重將會提升至16%,對應產值比重約27%。
從生產技術方面看,SLP技術目前由臺灣、韓國和日本主導。而日本Meiko和中國臺灣臻鼎等公司正向越南和中國大陸擴建SLP生產線。隨著主要國家技術轉移,中國PCB廠也將逐漸掌握SLP技術訣竅。
由于5G采用的頻率更高,因此需要更嚴格的阻抗控制。如果沒有透過極為精密的方式成形,HDI更纖薄的線路可能增加信號衰減的風險,降低資料傳輸完整性。目前PCB制造商主要透過mSAP制造來解決此問題。
現今的線寬/間距要求已降至30/30μm,預計會進一步降至25/25μm,甚至20/20μm。而mSAP制程能夠完全支援這些需求。
同時,mSAP制程的SLP價值是高階Anylayer的兩倍以上,可為相關廠商帶來豐厚的利潤。
與過去相比,先進載板市場已發生巨大的變化。高密度扇出(HDFO) 技術的發展及IC 載板尺寸的不斷縮減將減少載板的需求量。但盡管以數量來看,未來PCB市場不會出現過于明顯的成長,但新技術所帶來的附加值將是推升PCB產值的主要力量。
我要評論: | |
內 容: |
(內容最多500個漢字,1000個字符) |
驗證碼: | 看不清?! |
相關資訊
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從“芯”出發,PCB概念梳理及未來發展情況
- 電路板廠家拆解分析PCB產業鏈
- 一文知曉汽車電路板的定義及市場現狀
- 線路板廠都主要做什么呢?本文為你簡單介紹
- 本文帶你分析國內PCB廠的優勢
- PCB 行業新曙光:探尋未來增長契機
- 電路板廠家未來發展前景及挑戰一覽
- 電路板廠獨家分享:PCB行業概覽
- 電路板廠家帶你了解全球印制電路板市場概況
- PCB 板:新能源汽車背后的關鍵支撐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