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路板小編看到IDC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第三季度小米手機出貨量就達到了2760萬部左右,重新殺入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前五之列。此外,小米雷軍也開始重新高調亮相。不過,這次的拐點到底從低谷走向復蘇,還是短暫復蘇重回低谷,恐怕還不能輕易下結論。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小米新發布的紅米注5A,剛一發布就被質疑涉嫌專利侵權,其采用的“一機三槽”的卡托結構被質疑侵犯了他人享有的專利權。
事實上,這已經小米手機第一次因為新發發卷入專利侵權的漩渦了,那么,這些以小米或其機手產品為對象的專利侵權質疑,到底是其樹大招風,他人借機炒作?還是小米自身專利布局不完善所致?
短板:小米自有專利不足多年補課追趕
2014年12月11日,因涉嫌侵犯愛立信所擁有的ARM,EDGE,3G等相關技術等8項專利,小米在印度被愛立信訴至印度德里高等法院。
2015年11月19日,小米被一家名為BlueSpike的NPE訴至美國東德州聯邦地區法院馬歇爾分院,指責小米通過Tomtop銷售的智能通信設備涉嫌侵犯其在美國擁有的專利權。
2015年10月23日,小米收購了博通公司31件無線通信專利。2016年2月4日,小米從美國芯片巨頭英特爾公司(英特爾)購買了332件美國專利,涵蓋“儲存管理,控制邏輯,序列編碼,電腦封裝,手持終端,線路板”等諸多領域。2016年6月1日,小米再度從微軟手中購得1500件專利。
2017年7月,根據諾基亞和小米達成的合作,小米從諾基亞處購買了部分專利。
煩惱:自主創新似乎趕不上專利侵權
盡管小米在自主研發和專利收購兩個方面不斷加大力度,但是,圍繞小米手機等產品,相關的專利侵權質疑或訴訟依舊持續不斷上演。
比如,在已發布的全面屏手機中,小米MIX2的設計還算獨樹一幟,但有人質疑其系對夏普AQUOS CRYSTAL X手機的外觀設計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