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來說,隨著支付寶跟微信移動支付的發展,流動中的人民幣應該會相應的減少。
因為在一定時間內m1的總量是相對固定的,m1包括流通中的人民幣和活期存款,而支付寶微信等移動支付屬于活期存款范疇,因為大家的支付寶跟微信余額,實際上都以活期的方式存在第三方銀行賬戶上。
近些年來,隨著微信支付寶深入到人們生活各個領域當中,目前很多人都習慣用移動支付,而不是現金,所以我們看到身邊的人用現金支付的人越來越少,一旦大家對現金的需求減少,那相應的央行對人民幣的印刷量應該會減少。
但實際上人民幣的印刷量并沒有減少,反而有一定幅度的增加。
下面這張圖是最近幾年M1總量情況,其中左邊一欄是現金總量,右邊一欄是活期存款總量。
從這個圖我們可以看出,除了像春節這樣關鍵節點之外,實際上現金供應量總體是增加的,而且我們也發現,活期存款的總量也是在不斷增加。
那為什么人民幣供應量跟我們直觀的感覺不一樣呢?
這里面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m2的增速,最近十年以來,我國m2增速平均大概在15%左右。
也就是說貨幣每年發行量都在不斷增加,多出的發行量,肯定是有一部分以現金的方式流入市場,所以盡管這些年來,微信支付,支付寶等移動支付迅猛發展,但由于總體貨幣供應量的增加,所以并沒有導致現金貨幣的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