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多年高速增長之后,中國市場的工業銷量出現拐點。線路板廠獲悉,根據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統計與國際機器人聯合會初步匯總結果,2018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累計銷售13.5萬臺,同比下降3.75%,市場銷量首次出現同比下降。和以手機為代表的3c行業表現不佳,是去年國內工業機器人銷量下滑的直接原因。
整體銷量下滑態勢下,自主品牌機器人與外資品牌機器人的銷量分化明顯:自主品牌機器人銷售4.36萬臺,同比增長16.2%;外資機器人銷售9.2萬臺,同比下降10.98%。與上年相比,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銷售增速雖有放緩,但依然保持了較為穩定的增長水平;外資品牌銷售大幅下滑,增速驟然下降,由上年超70%的增速,回落至2018年的同比下降。
從全球來看,汽車行業是工業機器人應用最早、應用數量最多、應用能力最強的行業。隨著工業機器人在中國3c行業和電氣設備行業的銷量增長強勁,電氣電子設備和器材制造已成為最大應用行業。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數據顯示,去年,電氣電子設備和器材制造連續第二年成為中國市場的首要應用行業,2018年銷售4.5萬臺,同比下降8.4%,占中國市場總銷量的33.5%;汽車制造業仍然是十分重要的應用行業,2018年銷售3.2萬余臺機器人,銷量大幅回落25.4%,是導致工業機器人銷量總體下滑的重要因素,在中國市場總銷量的比重回落至23.8%。
據中汽協數據,2018年中國汽車銷量為2808萬輛,系28年來首次負增長。電路板小編了解到,車市寒冬仍在延續,1-7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93.3萬輛和1413.2萬輛,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3.5%和11.4%。
燃油車向電動車的轉型也在延緩行業投資意愿。一位業內人士對澎湃新聞表示,新能源汽車補貼下調所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下降也會對工業機器人市場帶來一定影響,“影響不一定會傳導那么快。從目前來看,新能源汽車的主機廠確實沒有上新的生產線。”
機器人產業聯盟數據顯示,在汽車行業中,中國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的占比僅為17.15%,以“四大家族”(發那科、abb、安川、庫卡)為主的外資品牌市場占有率在八成以上。在汽車銷量下滑的大背景下,汽車制造業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也在減少,這一內外資結構解釋了為何去年外資品牌機器人的銷量遭到了更大的市場沖擊。
在3C行業,由于中國智能手機相關需求放緩、5G技術等問題帶來的不確定因素,手機制造廠商對于設備投資更加謹慎。
上述兩個最大應用行業的滑坡具有一定全球性,2018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同比增速大幅放緩。盡管中國市場銷量出現下滑,去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年銷量仍領跑全球,連續第六年位居世界首位。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增速為30%,而2018年僅同比增長1%,銷量約38.4萬臺。從市場區域看,歐洲市場與美洲市場保持了一定的增長,2018年分別銷售7.1萬臺和4.9萬臺,同比增長7%和6%;亞洲市場銷售26萬臺,同比下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