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通訊電子產業為主要應用端的臺灣PCB產業,線路板廠商透過不斷擴充生產規模、降低生產成本以及不斷的應客戶要求而降價以維持穩定的訂單來源,已成為產業的重要經營模式,但就PCB在汽車的應用而言,此情況在2013年因整體PCB產業需求下滑,而造成產品價格的下滑,但此狀況在今年半年后可望因電子產業景氣回升而獲稍稍緩和。
汽車線路板市場有一個重要的特性,因汽車汰換率高而形成市場需求量大、訂單及毛利率維持穩定增長,但因產品應用上涉及行車人身安全,因此其線路板廠商的認證期長達2年,也形成一重大的進入門檻。對臺商線路板廠而言,在海外的重要競爭對手有日本的MECO、Ibiden及CMK等,但臺商線路板廠近年來則積極以透過海外并購及擴充等方式積極切入此一市場。
而由PCB產業的總體需求來看,2014年以來因市場需求回穩,造成線路板廠稼動率回升,未再以殺價硬擠汽車板市場的「窄門」;而以線路板廠實際的生產條件來看,眾多市場競爭臺商、日商線路板廠在中國大陸的生產成本也因薪資上揚等因素在走升之中,已無力再使用價格競爭的策略壓低報價搶單,短期汽車板市場殺價搶單警報可望解除。不過,汽車線路板廠商今年以來仍在擴大生產規模以增強其競爭力。深圳的線路板廠商如深聯電路在2013年正式啟動了贛州工廠一期工程并正式投入生產,生產規模相對以前擴大了一倍,在產能上也比深圳其他線路板廠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