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在第十六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財政部經濟建設司一級巡視員宋秋玲在發言時談到,將調整燃料電池車輛補貼政策,由車輛購置補貼向支持城市群示范應用、支持核心技術突破等方向調整。
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新政已經醞釀一年有余。去年開始,來自中央財政的燃料電池汽車補貼出現調整,至今未出臺最新的補貼政策。今年4月23日,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的通知指出,將對燃料電池汽車的購置補貼進行調整,具體方案會另行發布。
宋秋玲表示,在此背景下,各部委廣泛聽取了企業和地方意見,考慮將當前對燃料電池汽車的購置補貼,調整為支持城市群示范應用,以推動構建燃料電池汽車完整產業鏈條,形成布局合理、各有側重、協同推進的產業發展格局。
她并未透露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新政具體的發布時間,不過業內對上述新政呼聲已久。汽車線路板小編了解到,自去年燃料電池汽車國補取消之后,業內主要依靠地補,這導致去年下半年以來燃料電池汽車產銷量出現顯著下降,同時呈現出明顯的地域差異。
與前幾年的純電汽車類似,燃料電池汽車正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嗷嗷待“補”。不過在早些年新能源汽車產業推進過程中,“大水漫灌”的補貼方式已被證明是低效的——當前燃料電池汽車的補貼如何避免重蹈覆轍,如何用有限的資源最大程度地推動行業發展,是新政制定的關鍵挑戰之一。
支持示范應用
過去,國家對燃料電池汽車的補貼政策與其他新能源汽車一樣,是對車輛購置進行補貼。不過,隨著產業發展進入新的階段,中國在新能源汽車方面也積累了不少發展經驗,眼下,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政策正處于調整之中。
綜合目前已知的信息,財政對燃料電池汽車的支持將轉向示范應用層面,尤其是重點城市區域的示范應用。宋秋玲在泰達論壇上透露,補貼新政的思路主要有三條,一是重點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二是重點支持城市群開展示范應用,三是重點開展新技術、新車型的應用示范。
這與此前相關部委透露出的方向一致。電路板廠了解到,今年4月23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的《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指出,對燃料電池汽車的購置補貼,將調整為選擇有基礎、有積極性、有特色的城市或區域,重點圍繞關鍵零部件的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應用開展示范,中央財政會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對示范城市給予獎勵。
宋秋玲介紹,支持企業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打造自主可控的產業鏈,是轉型后示范政策的核心目標,在示范期間,中央財政將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零部件產業化應用給予重點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