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半導體是電力控制的核心,驅動著現代社會的電氣化運作。可以說一切涉及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儲電的事宜都離不開功率半導體。也正是如此,幾乎線路板廠等全行業的電子化發展,大大增加了對功率半導體器件的需求。
功率器件今年蘊藏哪些新機會?
從去年年底開始,半導體市場整體情況不太樂觀。特別是閃存價格斷崖式下跌,對市場信心打擊較大。功率器件價格雖也有小幅下跌,但相對于其他半導體產品,整體較為穩定。
最顯著的變化來自于5G市場。今年,全球范圍內5G基站在加緊建設,對于功率器件的需求大幅增加。所需要的功率器件,特別是MOSFET,追求更高的可靠性,更低的導通電阻,對于產品性能要求更高。在高端市場,國外廠商仍然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雖然國內汽車線路板等廠商技術和產品也有了極大的進步,但依然很難成為此類應用中的主流供應商。在這一波增長中,仍是國外大廠主要受益。
“新材料的開發方面,不論是SiC還是GaN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性能提升、良率改善、成本降低等,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就國內市場而言,政府對半導體產業的扶持,加之國內功率器件廠商多年來的耕耘,無論是產能規模還是產品性能,都有了較大提升。特別是中美貿易戰背景下,國有品牌將會獲得更多機會。這已經不僅僅是因為相對而來的價格優勢,還牽涉到可能存在的貿易禁運風險,中國國內大客戶不約而同加大了對國內供應商的驗證工作,這是本土廠商的重大機遇。
深化對本土車載和工業應用的支持
功率半導體的市場空間可以被拆解為兩方面:折舊帶來的替換市場以及電氣化程度加深帶來的新增市場。而在所有的應用領域中,車載和工業類應用比例越來越大。
在東芝的戰略布局中,將會繼續為車載和工業類應用提供大力支持。一方面是為了應對國內供應商的價格挑戰,另一方面也是適應于未來的發展趨勢。
中國市場是必爭之地
綜合Yole、iHS、Gartner多家分析機構數據,2018年中國大陸功率半導體器件市場規模約為全球的40%,并且中國正在推進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基礎建設。這對于國內外廠商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又將產生哪些推動作用?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市場,對任何有雄心的國際廠商而言,都是必爭之地。一方面,中國本土PCB等企業在不斷進步,將會逐步沖擊進口品牌的市場份額。但是,這還存在一個較長的時間過程,畢竟制造業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這也需要本土企業繼續沉下心來做產品研發,這是崛起的基礎。另一方面,對于進口品牌來說,這也是推動技術進步的動力,唯有不斷推陳出新,才能保持領先。
功率器件供應日趨平穩,今年價格無太大波動
去年功率器件大幅漲價,交貨周期延長,甚至有些原廠今年上半年的產能已經被預定完。今年的價格走勢和交付情況又將如何?
從今年上半年來看,功率器件價格穩中有跌。汽車級、高性能的工業級產品由于供應廠商有限,價格依然堅挺。但中低端應用領域,由于國產品牌的產能提升以及廠商增多,競爭相對激烈,價格較去年有一定幅度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