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的世界,ABC技術(人工智能AI,大數據Big Data,云技術Cloud)正在發生突變。新的網絡架構,尤其是5G的大踏步前進,給人類的未來埋下了巨大的可能性。
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金融、物流、交通等領域的運用非常廣泛,從中衍生出了一些新的行業,比如新零售,高端制造,無人駕駛,都是有前景的行業。人工智能商業應用在廣泛落地,進入了“深水區”。
汽車線路板廠注意到,彭博行業研究11月發表了題為《中國的技術飛躍》為題的中國科技行業研究報告,分析師認為中國接下來在科技方面的巨大飛躍將由人工智能和5G領域驅動,中國或將成為首個實現自動駕駛汽車乃至人工智能商業化的國家。
報告顯示,至2030年,中國經濟將以交通運輸、企業服務、醫療保健和金融為主導,邁向1.5萬億美元的人工智能經濟時代,屆時人工智能相關產業可能超過中國GDP的6%,實現超過1萬億人民幣的體量,而人工智能賦能的相關產業體量將超過10萬億人民幣。
霍金曾說過:“在我的一生中,我見證了社會深刻的變化。其中最深刻的,同時也是對人類影響與日俱增的變化,是人工智能的崛起。人工智能的崛起,要么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人類文明的終結?!?/span> 如今,人工智能技術正在以井噴式的速度發展,影響并改變著行業、產業與生活。2016年被認為是人工智能應用的元年。人工智能不僅介入了游戲開發測試,還打敗了多位圍棋頂尖高手,合成了張國榮的聲音,寫出小說和詩歌,甚至在2017年還以第一名的速度寫出了九寨溝地震的新聞報道。 李開復最近在他的TED演講中也說到:隨著人工智能更深入地變革社會分工,讓人類解放出更多時間、精力來消費文化產品,思考如何去愛,思考何以為人。我樂觀地相信,這樣的判斷將是人工智能發展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另一次文藝復興。 中國在人工智能技術方面將躋身世界前列,意味著包括法律、道德、政策、和人才積累等與人工智能開發相關的各方面基礎都將基本夯實。 在人工智能、5G等相關行業,未來中國相比于美國有很大的政策和數據優勢,而美國的優勢主要在于其雄厚的人才儲備。 報告顯示,2017年滴滴出行的訂單量是美國主要打車公司Lyft的22倍,美團的每日外賣訂單數量則是美國外賣公司GrubHub的30倍,依托微信和支付寶平臺積累的數據則更是可觀。中國公司所擁有的數據數量與質量、較為寬松的數據隱私條款、更有建設性的數據使用方式,都是海外所有巨頭公司所不具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