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對無人機運營有所限制,主要是出于安全考慮。此次民航局擴圍試點,對無人機產業發展來說,是一個政策利好。”8月5日,PCB廠獲悉,針對民航局擴大無人機物流配送應用試點范圍一事,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中國民航局近日下發《關于同意擴大無人機物流配送應用試點范圍的通知》,同意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的申請,即將江西豐羽順途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豐羽順途公司”)在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開展的“無人機物流配送應用試點”范圍擴大到四川、云南等地的部分地區。
無人機發展迅速
無人機研發、測試、生產、銷售、租賃及批發(不含限制項目)。此外,其還從事無人機維修以及在民航局批準的試點區域內使用無人機開展物流配送。
據電路板廠了解,無人機作為通用航空新興產業分支,在個人消費、農林植保、地理測繪、環境監測、電力巡線、影視航拍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旺盛的市場需求催生了大批無人機生產企業。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我國實名登記無人機27.2萬架,民航局頒發無人機駕駛執照4.3萬本,4049家企業取得經營許可證。其中,僅深圳市無人機企業就超過360家,每年交易規模突破400億元。
上述行業人士表示,無人機可分為消費級與工業級兩種:消費級無人機主要用于個人航拍;工業級無人機則可用于多個領域,目前,物流配送是工業級應用熱點。
據悉,早在2017年,民航局先后同意在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和陜西省,開展無人機物流配送應用試點,參與公司主要是順豐和京東。
民航局數據顯示,2018年,順豐、京東在無人機物流配送應用試點地區累計飛行了4萬余架次、1.5萬小時、近40萬公里,運輸、配送貨物24.6萬件、944.6噸。
安全問題仍存挑戰
楊達卿表示,擴圍試點是大勢所趨,雖然目前僅限于頭部企業,但這對物流無人機的推廣應用是一大利好。“國內無人機配送技術、應用范圍都有較好的積淀,但對無人機運營安全風險的考量大于短期經濟效益,無人機物流配送應用試點確實需要穩步推進”。
“之所以需要經過民航局批準,是因為無人機一旦進入凈空區,將產生很大的安全隱患。”一名無人機行業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稱,據民航局規定,民用機場都劃有機場凈空區(也稱機場凈空保護區),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證飛機在起飛和降落期間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