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自從藍牙技術聯盟正式宣布啟動藍牙5.0,可謂是一波激起千層浪。作為當年物聯網最大的事件之一,包括其驚人的四倍連接距離和兩倍傳輸速度。時隔不久,SIG又宣布藍牙5.0,開始全面支持Mesh新增技術,讓藍牙從起初的星狀網絡,一對一連接,直接變成了多對多的網狀網絡。
這一舉措的成功推出,讓藍牙與Wi-Fi、Thread、ZigBee站在了同一戰線,并在物聯網領域形成直接的競爭關系。
線路板廠下面以藍牙對比Wi-Fi技術,看兩者在物聯網方面,哪個更具有未來優勢?
在此之前,藍牙與 Wi-Fi 可以說各有千秋:藍牙有更低的功耗、小體積、低成本,適用于幾臺設備之間的短距離數據傳輸;Wi-Fi 的特點是高帶寬、長距離、更多的連接設備數目(不同路由器對連接設備數量有不同上限),適用于大規模、大范圍的數據傳輸和信號覆蓋。
藍牙5.0傳輸速度為2Mbps,是之前4.2 LE(低功耗)版本的兩倍。并且早在3.0開始,藍牙技術就已開始引入了HS高速傳輸,通過與802.11通信協議的整合,允許移動設備之間借道Wi-Fi通道實現24Mbps的傳輸速度。但由于HS技術受限于體積及功耗,僅適用于諸如藍牙與Wi-Fi集成的功能模塊,比如無線網卡之類的。在這一點上,在便攜移動性上,藍牙略勝于Wi-Fi;但在傳輸速率方面,不考慮集成功能模塊,Wi-Fi則更勝一籌。 2、更強的解決信號干擾問題能力 雖然,藍牙5.0依舊是運行在2.4GHz頻率上,存在信號干擾的隱患;但實際上已經有了較大的提升,藍牙SIG曾經就表示,相對Wi-Fi和LTE信號,新版藍牙能在一定程度規避有限空間內的“信號堵塞”,比如同樣工作在2.4GHz的Wi-Fi,這一點不分伯仲。 在傳輸距離上,藍牙 5.0 會更勝一籌。未來的家庭物聯網應用場景中,用戶對數據流量需求大的設備(手機、電腦等)會使用 Wi-Fi ,而其余的智能家居設備,則會選擇使用藍牙。這一點上兩者也是不分上下,各有優勢。 3、傳輸距離更加寬廣 藍牙5.0具備了理論300米的有效信號通訊范圍,是4.2 LE版的4倍。在傳輸距離上,Wi-Fi組網技術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藍牙技術目前的發展,已開啟了物聯網Mesh網狀網絡技術,它能使藍牙5.0設備相互作為信號中繼站,從而也能將信號傳遞到無限遠。無線Mesh與傳統組網方式不同,網絡中的每一個節點都是移動的,任意的兩點都以動態的方式保持聯系,最終形成一個可以不斷擴展的網絡架構。 4、支持更小的體積、更低的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