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推進大數據、物聯網、AI及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步伐,也加速軟、硬件及設備服務等產品及應用體系的重構,并引發電子信息產業的新一輪變革。作為電子工業的基礎材料之一,覆銅板(CCL)也必然會跟隨不同領域對印制電路板(PCB)需求不斷增加而增加,市場參與者將受惠于發展紅利中。
我國PCB增速最勁,CCL市場規模隨之遞增
PCB作為電子元器件的支柱,其PCB行業的發展某種程度直接反映著一個國家電子行業的發展水平。而在過去40多年的歷史中,PCB產業跟隨全球電子制造中心的轉移步伐,已經先后從美國轉移到日本再到臺灣,現階段已轉移到我國。據公開消息顯示,我國從2016年開始我國生產的PCB產值已占全球一半,且未來預計將進一步提升。
據Prismark預測,未來幾年全球PCB 行業產值將持續增長,直到2022年全球PCB行業產值將達到近760億美元。而從全球角度看來,近年中國PCB行業發展迅速,預計到2019年中國的PCB產值有望達336億美元,2014-2019年的復合增長率約為5.1%,比全球增長率再高2%。隨著全球PCB產業的轉移態勢,我國有望在全球角逐中奪得PCB行業的領導地位。
作為PCB生產產品中的核心原材料CCL,其產值也隨著PCB廠的產值增加而水漲船高。據公開消息顯示,全球剛性覆銅板產值從2015年93.71億美元增至2017年的121億美元,年復合增速為13.94%。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全球剛性覆銅板產值121億美元,其中國內產值就達到80億美元,占比為66%。很顯然,我國目前已是全球PCB及CCL最主要的生產國之一。
5G及汽車電子驅動,CCL發展前景可期
隨著我國推進大數據、物聯網、AI及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步伐,通信設備和汽車電子成為下游需求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根據Prismark預計,2017-2021年通信基站和汽車電子將成為驅動 PCB行業發展主要推動力,二者年復合增長率將分別達到6.9%和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