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手機廠商似乎已經約定俗成手機容量都是固定的,從最早的16GB左右,到如今容量甚至達到1T以上,消費者已經習慣了購買固定內存容量的手機。但是,PCB廠要告訴你,要知道在過去,手機中還可以插入SD卡。 首先說好的一面,隨著手機一體性需求的加強,在手機中的開孔越少越好,想要放入SD一般有三種方式。 一種是開啟后蓋直接放入,第二種是在手機側面開一個插入SD卡的插槽,第三種是在SIM卡插槽中添加一個讀取SD卡的器件。前面兩種方式由于手機的一體化設計需求,基本已經不多見了,而最后一種,為何也不常見了,現在先按下不表。 除了讓手機能夠實現一體化,更好的防水、防塵外,SD卡還占用了手機內部的空間,作為寸土寸金的內部空間,如果能夠將SD卡空間讓出,那么可以將手機設計的更加輕薄。同時,SD卡讀寫的速度遠不如內置存儲卡,在打開一些復雜應用時,加載時間相對更長,造成用戶使用體驗的下降。 當然,PCB廠認為這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取消了SD卡,不僅能夠為自己的產品提升用戶體驗,同時還顯著的提升產品利潤。 以iPhone 12系列為例,其64GB版本與128GB版價格相差500元,128GB版本與256GB版本價格相差800元,而256GB與512GB版本價格相差達到1800元。 但從各大購物平臺中可以發現,即便是128GB的SD卡,售價也僅在數十塊而已,即便是質量較好的SD卡,售價也不會超過200元。如果手機仍然支持外置的SD卡,那么這些高存儲的版本基本無人會購買。 這意味著廠商不在手機中內置SD卡,不僅可以幫助提升用戶體驗,更能為手機廠商帶來更多的利潤,一舉多得。 同時,為了解決不能插入SD卡導致手機容量較小的問題,以及手機可能遇到問題導致文件無法讀取的情況,各大手機廠商很聰明的提出了云服務的理念,當然,使用云服務是必須付費的。 不過云服務顯然不如SD卡來的如此直接,即便是公認最好的iCloud,也會因為巨大的延遲影響用戶的使用。更何況,這些云服務費用并不便宜。 但是說到底,如今SD卡的落寞與市場環境密切相關。就如上文所提到的,外置的SD卡,其讀寫速度顯然是不如內置的存儲卡的,在面臨如今越來越臃腫的手機APP,外置SD的讀寫速度已經比較慢了。 另一方面,一些廠商也曾經出售過在SIM卡插槽中可以放入SD卡的手機,但在市場中并沒有掀起太多的波瀾。 那么市場中就沒有一種價格合適的方案能夠滿足消費者對于大容量的需求嗎,只能花費更多的成本購買大容量手機嗎?PCB廠告訴你這當然是有的,一些廠商針對過往的老手機推出了內存升級服務,甚至在前幾年,深圳的華強北也能將iPhone的容量進行升級。不過隨著蘋果加強了對手機內部元器件的監管,這些手段已經慢慢無法使用了。但國內的廠商仍然還在為用戶提供升級服務,延長消費者手機的使用時間。手機廠商們說取消耳機孔,是為了給手機內部留出更多空間,但消費者發現,TWS耳機更貴了。手機廠商們說不再附帶充電頭,是為了環保,但消費者發現,Type-C接口的充電頭比此前的價格要更高。手機廠商們說取消外置SD卡,是為了提升用戶使用體驗,但消費者發現,想要購買更高容量的手機,就必須花費貴得多的價格。我們有多久沒有用過手機的SD卡了,而與手機SD卡一同消亡的,還有讀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