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的PCB基材大底由銅箔層(Cooper Foil)、補強材(Reinforcement)、樹脂(Epoxy)等三種主要成份所構成,可是自從無鉛(Lead Free)制程開始后,第四項粉料(Fillers)才被大量加進PCB的板材中,用以提高PCB的耐熱能力。
我們可以把銅箔想象成人體的血管,用來輸送重要的血液,讓PCB起到活動的能力;補強材則可以想象成人體的骨骼,用來支撐與強化PCB不至于軟蹋下來;而樹脂則可以想象是人體的肌肉,是PCB的主要成分。
下面將這四種PCB材料的用途、特性與注意事項來加以說明:
1. Copper Foil(銅箔層)
Electric Circuit:導電的線路。
Signal line:傳送訊息的訊(信)號線。
Vcc:電源層、工作電壓。最早期的電子產品的工作電壓大多設為12V,隨著技術的演進,省電的要求,工作電壓慢慢變成了5V、3V,現在更漸漸往1V移動,相對地銅箔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GND(Grounding):接地層。可以把Vcc想成是家里面的水塔,當我們把水龍頭打開以后,透過水的壓力(工作電壓)才會有水(電子)流出來,因為電子零件的作動都是靠電子流動來決定的;而GND則可以想象成下水道,所有用過或沒用完的水,都經由下水道流走,否則水龍頭一直排水,家里面可是會淹大水的。
Heat Dissipation (due to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散熱用。有沒有聽說過某些CPU熱到可以把蛋煮熟,這其實不夸張,大多數的電子組件都會耗用能量而產生熱能,這時候需要設計大面積的銅箔來讓熱能盡快釋放到空氣當中,否則不只人類受不了,就連電子零件也會跟著當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