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設備功能不斷完善,電池續航的時間便捉襟見肘了,因此各類無線充電技術和快充技術被廣泛提及,但是普及起來并不容易。為解決續航的根本問題,電池電路板小編了解到最近有研究人員開始研發一種量子電池。
英國、意大利等四國的物理學家在英國物理學會(IOP)《新物理學》雜志上證明了量子電池的可行性,多量子比特相互糾纏而產生的“量子加速”可以加速充電過程,所以用量子電池充電比傳統電池更快。
據介紹,量子電池內的量子比特可以為離子、中性原子、光子等多種形態,充電表示將量子比特由低能態變成高能態,而放電則相反。
量子比特是決定量子充電時間長短的重要因素。研究人員發現,在充電過程中,與沒有糾纏的量子相比,糾纏量子在低能態和高能態之間通過的距離更短,而且量子比特越多,糾纏越強,充電過程也就越快,充電使用時間與量子比特數量成反比。
意大利阿卜杜斯·薩拉姆國際理論物理中心物理學家約翰·古爾德表示:“量子系統的儲電量比日常用電設備要小好幾個數量級。我們只是從理論上證明了在給一個系統輸入能量時,量子物理能帶來加速。”
不過,上述技術仍存在局限性,量子電池的工作并非無序的能量釋放,還不能保證其能正常有效工作;另外,量子電池對手機、電動車等設備的用電需求來說,存儲的電量太小了。那么,量子電池技術成熟之后,鋰電池會被淘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