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療信息化發展步伐加快,未來針對醫療產品的設計將會向個性化、移動化方向發展。智能醫療產品的發展推進了信息醫療的腳步,通過互聯網實現患者、醫護人員、醫療設備、醫療機構、之間的互動溝通,構建一個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保健系統。電池電路板小編了解到,目的都是圍繞患者,通過智能化,網絡化的手段提供醫療服務,達到在服務成本、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三方面的和諧發展。然而,智能醫療的過快發展造成市場上的產品種類良莠不齊,難以形成體系,不能滿足消費人群需求細化的趨勢。同時產品個性服務不突出,局限了智能醫療產品的發展,也減慢了醫療信息化建設進程。如此現狀使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智能醫療產品如何提供個性化服務,如何滿足不同年齡層次、不同健康狀況下用戶的使用需求,如何才能達到醫療資源的合理應用。
一 醫療現狀
我國人口眾多,公共醫療資源不足,醫療體系欠發達,醫療資源分布不均。是目前面臨的醫療問題。此外,隨著人們對待健康的態度發生變化,人們的保健防病的意識也在不斷加強,醫療模式由傳統的住院就醫向個人醫療產品轉型,同時依附于日漸成熟的互聯網技術,醫療產品正迎來一個屬于自己的智能化時代,“智能醫療”應運而生。
作為設計師理應對針對社會問題和產品訴求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回應。思考在信息化時代下的智能醫療產品應該如何發展;思考怎樣才能讓患者感受到技術進步所帶來的產品人性化與多元化;讓患者也能夠在家中使用醫療產品進行自查、康復,享受到醫院救助以外的救助,并且能夠在醫院遠程監護的幫助下,完成臨床治療前的檢測、預防、觀察與病后的反饋、康復和保健等護理措施。因此,智能醫療產品的智能化,個性化,多角度的系統整合設計,將成為滿足廣大家庭新的訴求點,同時也意味著對智能醫療產品的使用功能、使用方式的創新設計將提出更高的設計要求。
二 智能醫療產品
智能醫療是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在醫療領域,借助數字化、可視化模式實現醫療資源共享。智能醫療已被列入《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在新型醫療改革的推進下,我國更加重視智能醫療產品及醫療信息化在公共醫療衛生領域的投入。未來的智能醫療產品在設計上將會表現出更強的個性化、移動化趨勢。預計,到2015年將會有約50%的用戶通過手機或各種移動終端使用智能醫療應用。
三 智能醫療產品的設計缺口
目前,我國智能醫療產品市場具有廣闊前景,各種具有前瞻意識的產品不斷推陳出新。但由于我國數字醫療建設起步較晚,大部分市場上的智能醫療產品還都停留在數據測量,保健記錄的功能層面,沒有將智能醫療產品與信息化的公共醫療系統接軌,導致用戶所使用的智能醫療產品沒有完全發揮其功能效用,僅僅是作為一種監測工具的智能醫療產品不能滿足信息醫療的發展趨勢。只有將家庭用的智能醫療產品與就醫系統結合,完善系統設計中各環節的信息架構,才能激活智能醫療的價值。
四 智能醫療產品的發展方向
智能醫療產品的發展可以總結為以下幾個層次:一、產品設計更加注重人機關系的體現。二、產品向信息化方向發展。三、關注產品使用時的用戶體驗,以人的需求為根本出發點,使家用智能醫療產品的共性功能中形成針對不同年齡層次、不同病癥表現的患者提供差異化服務。四、更加注重交互設計的表現形式。五、重點在于構建區域醫療信息網絡。
五 注重人機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