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廠之就算已經2020年 智能家居仍然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當第一款智能語音助手問世后,幾乎沒有人相信它在短短幾年內就能夠打開約 230 億美元的市場,而以智能音箱為核心產品的智能家居市場,更是被預測會在 2030 年達到 1000 億美元以上的規模。
1995 年,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在一本名為《未來之路》的書中寫道:“未來沒有配套智能家居的房子,就是毛坯房!”2008 年,電影《鋼鐵俠》中智能管家“賈維斯”讓人們對于智能家居有了新的向往:“原來人工智能可以完成這么多工作!”2020 年,智能家居離普通用戶的生活更近了一步。“嘿,Siri,給媽媽打電話。”“小愛同學,今天天氣怎么樣?”“小度小度,播放電視劇。”......
這樣的對話如今已經遍布全國、全球的千家萬戶。PCB廠發現,智能產品終于不只存在于科幻電影當中,它已經是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之所以稱之為“智能家居”,自然是因為這類產品都帶有同樣的特征,即智能化。電路板小編了解到,除了大部分人都知道的智能音箱或者智能助手,智能家居下面還有很多細致的分類:照明系統、空調系統等等,再細分的話,照明燈、咖啡機、冰箱、窗簾、門鈴、門鎖等等都可以是智能家居。
按照目前大部分智能家居廠商的宣傳,這類系統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通過一套中央系統來進行語音控制,并且可以理解用戶的意圖,且能夠隨著用戶的使用頻率增加而自我學習,提升用戶的交互體驗;同時,由于互聯網的接入,這些系統還可以收到來自官方的升級,增加更多能力。
舉例來說,智能照明燈能夠與家里的智能音箱聯通,并通過語音控制來調整燈管亮度,隨著用戶的使用頻率上升,設備會自動記憶用戶習慣的亮度,從而在用戶下達開燈指令后,自動調整為合適亮度;智能門鈴、門鎖等設備能夠通過人臉識別,及時為用戶提醒陌生人上門,提升用戶住宅安全系數等等。
如果智能家居發展順利,人人都可以擁有像“賈維斯”那樣的智能管家,但是,就算世界已經來到了 2020 年,智能家居仍然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智能家居面臨的挑戰
“不是做個 App,連上無線網就叫互聯網產品。”這是流行在“互聯網 +”時代的一句話,這句話同樣適用于智能時代:“不是加入個語音控制模塊,連上云服務器就是智能產品。”作為用戶家庭的一部分,智能家居面臨著安全性、舒適性、實用性等諸多方面的挑戰。
隱私安全問題仍然存在
2018 年,搭載智能助手 Alexa 的亞馬遜智能音箱 Echo 發生一起 安全事故:該設備在用戶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用戶家中的一段對話進行錄音,并隨機發送給了用戶聯系人列表中的幾個好友。
2019 年 1 月,來自美國伊利諾伊州的一對夫婦報警稱:有人利用他們的 Nest 安全攝像頭與自己的孩子交談,甚至用十分下流的詞語辱罵他們。
2019 年 11 月 26 日,美國俄勒岡州聯邦調查局(FBI)發布了 一篇文章,告知家中裝有智能電視的用戶注意隱私安全問題,不法分子有可能透過智能電視自帶的攝像頭、麥克風觀察甚至記錄用戶家中情況。
有關智能設備的安全問題在近些年來層出不窮,竊聽、偷窺等案件的發生也讓不少用戶對于智能家居的安全性產生質疑,對此,有安全專家表示:用戶除了盡量不使用同一套密碼之外,可能還需要做一些犧牲產品體驗的工作來保護個人隱私,比如,不常用的時候將智能設備斷電、關閉用戶數據收集開關等等。但這些方法也只適用于智能音箱、智能攝像頭等設備,門鎖等設備的安全問題仍然需要通過產品研發來解決。
當然,有些安全問題也可能是部分用戶對產品了解不夠而產生的誤解。所有的智能硬件或者軟件 APP,都會在前期 demo 的時候搜集小規模的數據來做一個試樣,這樣做的目的首先是為了提升整個產品的體驗,其次是有可能在有針對性的搜集數據,比如,亞馬遜有嘗試告知用戶,是否允許產品通過搜集的數據來作為用戶體驗的提升。
但是,大部分用戶在使用新產品的時候,都不會特別去看里面的隱私安全說明,后來發現了自己的數據被搜集了,會覺得被侵權。龍夢竹認為,就這一問題來說,需要多方通力合作去提升用戶、廠家等對于規則的重視。
智能家居是否真的必要?
雖然智能家居已經發展了多年,但是有一個問題仍然困擾著不少人:智能家居是否真的有必要購買及使用?
很多消費者對于產品的所謂“智能”標簽都是打了一個問號的,同樣功能的產品,加了一個語音控制功能,就算是智能了?這樣的產品買回家到底算不算智商稅?此外,相比一鍵操作的產品,語音控制經常出現識別不準確,甚至識別錯誤的情況,遠不如按鍵或者觸屏操作方便,“智能化”并沒有給用戶帶來便利。
對此,線路板廠認為,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的發展,信息呈現出了 集中且瑣碎 的發展態勢,用戶每天承擔著太多來自各個維度的信息,因此很難得到真正想要的內容;同時,手機、電腦等人機交互方式,不論是信息的獲取還是服務功能的滿足,都不是以用戶為中心,而是聚合在某個獨立的產品上。但以“音箱”為代表的智能硬件,則是希望改變這種“產品中心化”的模式,而是創造以場景為前提、以用戶為核心的信息服務和功能實現。以車載智能助手為例,當用戶對它說出“我餓了”這樣的口語信息時,它會理解用戶有用餐的需求,也會把用戶導航到附近的餐廳。在這種情況下,用戶的語音的交流其實是有前置場景的需求的,智能設備的存在是希望 AI 能夠為了人類而服務,把人類從產品中解放出來。因此,智能音箱等產品雖然也是在承擔信息的聚合,但體現的是一個從信息和服務中心化走向去中心化的過程。
而對于語音操作的質疑,智能設備不一定會取代傳統手機,與按鍵、觸控、一樣,語音交互是一種人機交互方式的智能補充。通過多模態的交互,讓智能設備在為用戶傳遞信息或提供服務時可以選擇最優的交互方式,從而提高用戶體驗度。
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智能家居產品究竟是需求驅動產品開發,還是產品調教用戶習慣?
每一家智能設備廠商都聲稱,某設備可以解決用戶在某些使用場景下的痛點,但是反對的聲音認為:廠商不過是強行創造了一種可以使用某產品的場景,從而調教用戶去適應產品,從而達成對某產品的使用習慣。
需求也分為真需求和偽需求。以智能照明為例,表面上是用戶想不用手機、遙控器去操控電視,希望更方便,但它背后的本質需求是:用戶希望有一個家居中控的助手,來讓一切操作簡化。所以,PCB小編認為智能設備的研發與使用是建立在真實的用戶需求的情況下,廠商會去做適當的引導和教育,但其本質其實還是需求驅動,場景永遠不是由廠商來創造的,所有的場景是天然存在的,只是重新被喚醒激活,以做到更好的用戶服務。
如何打通品牌之間的壁壘?
2020 年初,蘋果、亞馬遜、谷歌、三星等電子產品巨頭企業成立了一個名為“Connected Home Over IP”的組織,目的是開發一套基于 IP 協議的智能家居設備連接標準。
簡單來說就是:這個組織想要解決當下智能設備的“兼容性”與“連接性”問題,讓組內成員的設備能實現生態互聯,讓消費者更加便利。
兼容、互聯,這確實是目前智能家居行業所面臨的大問題,尤其對于消費者來說:如果想要體驗某些產品的最佳服務,那就需要購買該品牌旗下的各種設備才可以,比如,A 公司的產品具有某些特性是 B 公司沒有的,而某用戶又是 B 公司的忠實用戶,想要體驗新特性的話只能有兩個選擇:等待 B 公司開發出類似的功能,或者購入一套 A 公司的設備。
對于消費者來說,這無疑是一種不必要的消費,而對于企業來說,一旦用戶體驗發生了變化,也無疑增加了失去用戶的風險。
因此,“Connected Home Over IP”這樣的組織應運而生。據了解,目前國內暫時沒有類似的組織或者機構,那么,國產智能設備的互聯互通該如何打通?或者,是否有必要打通呢?
首先我們分析下這個所謂“聯盟”的真實目的,她認為,這類聯盟其本質是 建立在分羹的基礎上去切蛋糕,最后的目的還是各取所需、利益共享。并且,如果只靠一個聯盟就能打通所有參與者的產品,這件事也是不太可能的。
至于產品互聯互通,其實國內也一直在做,只需要在產品中植入該平臺的技術即可,比如通過一些紅外的協議、一些藍牙的協議,滿足其他平臺的認證標準,就能夠實現互聯互通。
智能家居的發展趨勢
尚未解決的問題有很多,但是智能家居增長的勢頭仍然強勁。Strategy Analytics 發布的研究報告稱,到 2019 年,消費者在智能家居相關硬件、服務和安裝費用上的支出將達到 1030 億美元,并將以 11%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增長到 2023 年的 1570 億美元。
以智能音箱這一個品類為例,Strategy AnalyTIcs 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2019 年全球智能音箱銷量達到 1.469 億臺,創歷史新高,比 2018 年增長 70%。亞馬遜仍然是領導品牌,但其市場份額從 2018 年的 33.7%下降到 2019 年的 26.2%。谷歌以 20.3%的市場份額保持第二名,較 2018 年的 25.9%也有所下降。中國廠商百度,阿里巴巴和小米都增加了市場份額,而蘋果以 4.7%的市場份額位居第六。
2019 年 Q4 全球智能音箱的銷量也創下了歷史新高,達到 5570 萬臺,這是有史以來最高的季度銷量。這是由于在美國和歐洲的圣誕季銷售旺盛,以及新產品的推出,元件供應的改善和強勁的促銷活動驅動谷歌智能音箱業務的復蘇。盡管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造成近期供需中斷,但 Strategy AnalyTIcs 預計 2020 年智能音箱銷量將會再創新高。
Silicon Labs、IDC 等機構也紛紛看好智能家居未來的發展,并分別提出了對智能家居發展趨勢的看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安全性
沒有深入研究安全性,也就無從談起智能技術趨勢和物聯網。隨著越來越多的已連接設備收集更多數據,黑客發動越來越復雜的攻擊,并且精通技術的消費者越來越意識到這些攻擊以及可連接家庭中存在的風險,安全需求(從設備到云)正在日益增長。
當然,挑戰在于實現安全性而又不會對電池壽命、帶寬、CPU 使用率和系統成本產生不可接受的影響。要確保 IoT 的安全,就需要一種全面、協作的方法,涉及硅器件和軟件供應商、無線協議 SIG、設備制造商、IoT 服務提供商和云公司的整個生態系統。
連接方式
智能家居的連接方式將逐漸升級和多元化。除 Zigbee 之外,藍牙連接中的 Mesh 占比將快速增長,到 2020 年,將達到 59%。5G 和 WiFi 6 將為其他協同設備在家庭娛樂和內容服務場景上的應用提供更優質的網絡體驗。由此產生的多協議智能家居產品對消費者更具吸引力,用戶不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來查看規格,以確保某些東西可以在其設置中起作用。
交互方式
攝像頭的 AI 能力將迅速提升,并將廣泛應用于更多智能家居設備,與語音助手共同構建視覺和語音上的完整自然的交互體驗。到 2020 年,將有 3% 的智能家居設備同時支持視覺和語音交互方式。另外,傳感交互技術也將更多滲透在家庭設備中。
還是以智能音箱為例:根據 Canalys 對于全球智能音箱第三季度的調查報告,有屏智能音箱在 2019 年第三季度的同比增長高達 500%。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語音技術存在的短板限制了用戶的交互體驗,也進一步影響到了無屏智能音箱的市場,隨著有屏版本的推出,用戶的選擇也更加傾向于以“視覺 + 語音 + 觸屏”這樣多模態交互模式并存的設備。
結語:爆發趨勢存在,但爆品不會突然出現
“如果把 2018 年定義為智能音箱的爆發年,那么之后的 2019 年,智能家居已經開始有逐漸的小規模爆發了。”
如何定義“爆發”二字很重要。如果說所有的產品都把語音作為標配,或者把 AI 作為標配,這才意味著真正的爆發。從 2019 下半年的趨勢來看,新出貨的家居類產品都在逐漸的把語音作為標配,所以,電池電路板廠認為,智能家居的爆發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但可能不會像智能音箱那樣,突然出現爆品賣斷貨的情況。
2020 年,智能家居或許會逐漸成為普通用戶的家中標配,而 AI 和語音控制也將是智能家居設備的標配。相比于突然的爆發,對用戶潛移默化的影響可能才是智能家居成功的關鍵。未來,智能家居將走向何方,我們將持續保持關注。
我要評論: | |
內 容: |
(內容最多500個漢字,1000個字符) |
驗證碼: | 看不清?! |
相關資訊
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汽車無線充電PCB廠之開PCB廠還賺錢嗎?
- 線路板廠之高速PCB的特殊之處!
- 5G線路板廠講PCB行業的冬天,如何實現上千萬的利潤?
- 2022年NTI-100全球百強PCB企業排行榜新鮮出爐!
- 你知道電路板廠都有哪些部門嗎?
- PCB成本計算方法
- 5G天線PCB廠講有電動車的注意了! 明天起這些新規將實施,最高可罰5000元!
- 5G天線PCB廠講微波天線PCB板的機遇
- 電池線路板廠之共建“一帶一路”十周年!這些成就很亮眼
- 汽車無線充電PCB廠之小米為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概念申請專利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