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工信部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在第二章整體部署希望愿景中規劃,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25%左右,智能網聯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30%,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由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汽車線路板小編發現,在政策的鮮明指導下,中國造車新勢力不斷加碼新能源汽車,國有自主品牌加強新能源汽車的多方合作,國際品牌除電動化先驅特斯拉外,德系、日系車企均開始在華逐步發力。
疊加汽車反彈周期,新能源汽車銷量或將提升
接近年底加上中美關系摩擦、外圍轉弱以及國內貨幣寬松預期減弱等綜合因素,近期二級市場交易慘淡,但是汽車相關產業鏈條公司的交易卻強于大市。市場開放力度升級,伴隨著汽車板塊的反彈周期,新能源汽車應該是近期最該關注的焦點。
1、汽車去庫存周期處于后半段,大概率觸底反彈
汽車行業去庫存周期目前處于后半段末端,即經濟明顯變差,需求確認下降,企業主動消減庫存,庫存下降的主動去庫存階段。
因正式實施國六排放標準,國五車型開始降價出售,汽車零售增速遠大于汽車產量,進一步加快了去庫存速度,推動了庫存周期的見底。
汽車行業產成品存貨同比值8月已降至-8.6%,行業庫存已經在近幾年的底部,下一輪庫存周期的補庫存階段可能即將開始。
2、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有15%以上的市場空間
2018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乘用車占比約5%。2019的數據尚未完成,根據中汽協數據,2019年1月至10 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分別為98.3萬輛、94.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7%、10.1%。按照工信部規劃,未來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當年汽車總銷量的25%,靜態來看至少還有15%以上的替代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