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虛擬事物疊加到現實中的AR技術,在汽車上的應用案例不多,卻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電路板廠發現,從長遠來看,AR技術在汽車行業中的爆發應用,或許即將來臨。不過,全球科技巨頭們掌握著AR的絕對話語權,車企們更像是前者的合作伙伴。
隨著科技的發展,用戶的購車方式已然發生了改變
傳統的購車過程中,用戶需要親身去4S店看車、選車、預約試駕,最后完成交易。互聯網的發展,讓看車、選車、預約試駕這三個過程,全部被搬到線上進行,甚至隨著直播行業的發展,直播賣車也成為了部分車企售車的方式。
雖然三個過程都已經能夠在線上完成,但用戶看車、選車也只能看到車的基本參數和價格,并不能實際的考察到汽車整體的性能參數,需要通過試駕去判斷。
然而,今年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完全打斷了用戶在外試駕的可能。不過,在非主流的一種購車方式中,可以讓用戶在家就能夠看到車身內部結構等相關數據,這就是AR技術。
所謂的的AR技術,用通俗的話說,就是將虛擬的事物疊加到現實世界中,當使用者使用AR設備時,使用者處于現實世界,但卻能夠感受到ar設備疊加在現實世界中的內容,從而讓真實的世界與虛幻的圖像完美的結合在一起。
事實上,早在2016年,有公司就上線了AR看車功能,借助AR技術,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在手機身臨其境查看新車,甚至還可以深入了解車型外觀、內飾、發動機運作原理、安全車身骨架、安全配置等具體功能參數。PCB廠發現,在今年疫情突發情況下,該功能可謂是為公司提供了一大助力。
當然,AR在汽車領域的應用并不僅僅是看車,不管是與HUD的結合,還是AR實景導航,目前均有車企或科技公司在不斷的進行研發,且AR實景導航已經進入落地階段。
從另一個層面上來說,早在2016年AR技術就已經能夠應用,那么為何直到現如今仍然是不溫不火的狀態?究其根本,還在于外部科技環境并不能夠支撐AR技術的大規模運營,尤其是網絡帶寬的限制。
AR+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