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印制電路板)行業作為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為各類電子設備提供關鍵的電路連接載體,在消費電子、通信、汽車、醫療等眾多領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該行業技術不斷進步,從傳統的單面板、雙面板發展到多層板、HDI 板等高端產品,以滿足電子產品小型化、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需求。
市場規模
電路板行業是全球電子元件細分產業中產值占比最大的產業,PCB 產品廣泛應用于通信、計算機、消費電子、汽車電子、服務器、工業控制、軍事航空、醫療等各個領域,是現代電子產品中不可或缺的元器件。隨著研發的深入和技術的不斷升級,PCB 產品逐步向高密度、小孔徑、大容量、輕薄化的方向發展。
與此同時,5G 通信、新能源汽車、物聯網、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等領域的蓬勃發展給 PCB 行業帶來了新一輪的發展周期。根據 Prismark 統計,2019 年由于宏觀經濟表現疲軟、中美貿易戰及地緣政治影響等原因,全球 PCB 產業總產值約為 613.11 億美元,較上年下降 1.74%;2020 年,由于第二季度宏觀經濟開始復蘇,半導體封裝、數據中心、個人電腦、汽車及高端消費電子等領域的 PCB 需求快速提升,拉動了全球 PCB 產業總產值較上年增長6.37%,總產值約為 652.19 億美元。
2021 年,全球 PCB 市場實現大幅增長,在手機、個人電腦、汽車電子等領域帶動下,2021 年全球 PCB 市場規模達到了 809.20 億美元,增長達到了 24.1%,2022 年全球 PCB 市場規模為 817.40 億美元,增長放緩,增長率僅為 1.0%。根據 Prismark 預測,到 2026 年,全球 PCB 產值預計將達到1,015.59 億美元。
市場分布
PCB 產業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分布,歐美發達國家起步早,研發并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設備,故 PCB 行業得到了長足發展。近二十余年,憑借亞洲尤其是中國在勞動力、資源、政策、產業聚集等方面的優勢,全球電子信息產業產能向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和韓國等亞洲地區進行轉移。隨著全球產業中心向亞洲轉移,PCB 行業呈現以亞洲,尤其是中國大陸為制造中心的新格局。自 2006 年開始,中國大陸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 PCB 生產基地,PCB 的產量和產值均居世界第一。
中國大陸作為全球 PCB 行業的最大生產地,占全球 PCB 行業總產值的比例已由2000 年的 8.10%上升至 2021 年的 54.56%。中國臺灣、韓國的 PCB 行業有所增長,而美洲、歐洲和日本的產值占比大幅下滑。